禽病网搜牧蛋价行情百度百科
希望以上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, 本文为三农领域三农领域从业人员整理整理三农问题,以供大家参考。
能否抓住,就看如何。
生猪价格是大宗农产品价格的主要参照物。生猪价格是影响猪价走势的重要因素,在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前提下,也会引起猪价的上扬,因为猪粮比大概率要出现逐月上涨,生猪价格上涨。
据有关人士介绍,生猪价格以养殖户为主导,政策性因素影响下,生猪市场供需情况呈现偏紧状态,猪价呈现稳中趋涨的态势。
北京时间3月3日凌晨,美国农业部公布了2月的供需报告,报告中玉米单产大幅提高,总产量达到14.88亿蒲,其中玉米单产从上月的18.9蒲式耳/英亩增加到13.9蒲式耳/英亩,同比增加1.85亿蒲;大豆单产从上月的55.0蒲式耳/英亩增加到52.0蒲式耳/英亩,同比增加4.73亿蒲;大豆产量从上月的96.4万吨增加到98.1万吨,同比增加4.58亿蒲;大豆压榨量从上月的69.9万吨减少到65.4万吨,同比增加0.81亿蒲。全球玉米库存从上月的123.75亿蒲增加到114.8万吨,同比增加2.02亿蒲。全球大豆库存从上月的193.85亿蒲增加到179.49亿蒲,同比增加1.01亿蒲。全球玉米库存从上月的314.92亿蒲增加到1375.84亿蒲,同比增加1.02亿蒲。全球大豆产量从上月的1253万吨增加到1366万吨,同比增加1.32亿蒲;全球大豆期末库存从上月的1110万吨减少到1704万吨,同比减少360万吨。全球期末库存从上月的757.78万吨增加到266.88万吨,同比增加202.27万吨。全球库存从上月的246.11亿蒲增加到232.41亿蒲,同比增加100.28亿蒲。全球大豆期末库存从上月的3206.24万吨增加到2406.86万吨,同比增加9.30亿蒲。
虽然上月报告中玉米单产上调,但因为大豆进口量增加,期末库存下降。据中国海关统计,2月中国大豆进口量为655万吨,同比增加9.7%,环比减少15.7%。2月中国进口大豆到港量为36万吨,同比增加43%,环比减少7%,2月预计到港约760万吨。
整体来看,南美大豆产量减少,出口增长,以及阿根廷种植户的持续减产导致库存增加,对全球豆类市场形成冲击,豆类整体弱势难改,需求低迷,豆类价格弱势难改,基本面上,美豆产区天气条件良好,播种面积增加,整体面积上升,天气市不乐观,不利于大豆生长,预计美豆振荡下行。国内豆粕,国内豆油基本面偏空,豆油需求下降,对豆油形成打压。
美豆1月供需报告和供需报告相对利多,市场心态转变,国际大豆价格延续涨势,连续三个月上涨,国内连粕期货持续回落,菜油跟随下行,在豆油和棕榈油上均大幅下挫。菜油,油脂油料表现相对坚挺,但受豆油拖累,表现相对偏弱。国内豆油库存在410万吨左右,豆油库存不足440万吨,预期库存增量很大,菜油库存也没有,供需基本面看,棕榈油库存高企,但目前处于油脂消费淡季,对库存影响不大,豆油需求稳定,从基本面看,豆油现货需求较差,菜油库存偏低,因此预计库存将维持低位,对油脂价格构成一定的支撑。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