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如何进中铁局”这个说法,说实话,听着有点笼统,像很多人脑子里那种一拍脑袋就想到的问题。但真要往深了聊,这里面学问可大着呢。很多时候,大家以为进了中铁局就是进了“铁饭碗”,就万事大吉了,殊不知,每个部门、每个岗位,甚至每个项目,都有各自的门道,不是随便投个简历就能进去“坐等发工资”的。
很多人一提到中铁局,脑子里首先冒出来的就是那些大型基建项目,高铁、桥梁、隧道,这些确实是中铁局的“门面”。但你有没有想过,支撑起这些宏伟工程的,是无数个细分的专业岗位?比如,设计院里的结构工程师、勘测队里的地质专家、物资公司的采购员,还有项目部的施工员、安全员、质检员等等。这些岗位,一样是中铁局体系内的重要组成部分,而且,很多时候,基层岗位的进入门槛,反而比一些管理岗来得更直接一些。
我见过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,一心想去最热门的项目部当技术员,结果简历石沉大海。反倒是那些对工程项目有深入了解,知道自己擅长什么、适合什么岗位的,反倒更容易被注意到。比如,如果你学的是测量学,就盯着项目部里的测量工程师岗位;如果你是岩土工程出身,那找个地质工程师的职位,目标就更清晰了。
再说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。我有个师弟,大学学的专业是土木工程,但他对BIM技术特别感兴趣。当时BIM在国内刚起步,很多单位还没怎么重视。他就像个“偏执狂”,把BIM的模型做得一套一套的,甚至自己搭建了几个模拟施工的动画。等到他投简历的时候,虽然其他方面的经验不突出,但凭借一手硬核的BIM技能,直接被一家大型设计院的BIM中心看中了,现在发展得也挺不错。
“内部招聘”这个词,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有点陌生,觉得既然是内部招聘,外人怎么可能知道?实际上,中铁局的招聘渠道,除了面向社会公开的招聘会和website发布,还有不少是针对内部或者与一些特定高校有合作的。比如,很多分公司、子公司会有自己的招聘计划,这些计划有时会通过行业内的交流群、合作单位的推荐,甚至是定向邀请的方式进行。
我记得我刚入行的时候,有一次公司内部有一个新成立的海外项目部在招人,要求懂点俄语,并且有过一定海外出差经验。当时我正好满足这两个条件,虽然不是最核心的专业技术岗,但因为正好赶上这个“窗口期”,很快就被调过去了。这比我之前投了无数封简历,但响应寥寥的情况,效率高太多了。
所以,关键在于“信息敏感度”。你要关注行业动态,关注各个子公司的招聘信息,甚至要留意一些行业内的微信群、QQ群,里面经常会有一些非公开的招聘信息流传。如果你有熟人在中铁局体系内工作,不妨多打听打听,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内部推荐,就能省去不少弯路。
当然,光有“知道”是不够的,还得“做”得到。专业技能是敲门砖,这一点毋庸置疑。比如,你是想进高铁项目,那对轨道工程、线路设计、接触网技术这些肯定得懂;你想进隧道工程,那对围岩支护、爆破技术、通风排水这些就得门儿清。
但更重要的是,中铁局更看重的是你的“综合素质”。这包括你的学习能力、适应能力、团队协作能力,还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我经常看到一些技术很牛的人,但一遇到项目上的突发状况,就六神无主,不知道怎么办。这在节奏快、压力大的工程建设中,是非常吃亏的。
我曾经在某个西南地区的桥梁项目上,遇到过一次比较棘手的地质问题。当时我们原定的施工方案,因为遇到了预想不到的软弱夹层,变得非常困难。项目部里有几个年轻的技术员,专业知识非常扎实,但面对这个突发情况,他们只是不停地分析数据,却拿不出有效的解决方案。而当时项目总工,虽然年纪大了,但他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他根据现场的情况,提出了一个“小扰动、微应力”的加固方案,虽然听起来有点“土”,但实际操作下来效果非常好。这就是经验和综合判断力的体现。
想进中铁局,不是一蹴而就的事,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不少挫折。我记得我刚毕业的时候,也经历过几场“滑铁卢”。有一次,我特别想去一个国家重点铁路项目部,为了准备这个机会,我把项目相关的技术资料都翻了个遍,甚至还在一个模仿现场的软件上模拟了几个小时的施工流程。结果,面试的时候,我发现对方更看重的是我在学生会组织活动的经验,以及我表达自己想法的条理性。我的技术背书,反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,最终没能入选。
这次失败让我明白,不同的岗位,看重的能力是不同的。项目管理岗位,除了专业技能,还需要很强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;而一些纯技术研发岗位,可能更看重你的理论功底和科研潜力。
我也见过不少人,因为对行业了解不够,盲目投递,最后碰壁。比如,有人想进材料公司,结果自己对材料的性能、成分、以及相关的检测标准一窍不通,自然就被刷掉了。其实,要想进入一个单位,你首先得了解这个单位在做什么,需要什么样的人才,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,调整自己的求职方向和准备策略。
除了我们能看到的硬实力,中铁局的招聘,尤其是一些核心部门或者重要项目,还会考察一些“隐形”的门槛。比如,政治面貌、过往的获奖情况、实习经历,甚至是一些非技术的个人特质。我认识的一位在某设计院工作的朋友,他告诉我,他们部门在招人的时候,除了看重专业能力,还会特别关注应聘者是否有过大型项目的实习经验,以及在实习过程中是否表现出吃苦耐劳、认真负责的态度。
还有,一些单位在招聘时,也会更倾向于那些在校期间就积极参加各类专业竞赛、科研项目,或者有过社团领导经验的学生。这些经历,虽然不是直接的技术技能,但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主动性、责任感和综合协调能力。所以,如果你还在校,不妨多参加一些与你未来职业方向相关的活动,积累这些“加分项”。
总的来说,想进入中铁局,你需要一份扎实的专业基础,一个清晰的职业定位,一份敏锐的信息嗅觉,以及最重要的,一份持之以恒的努力。这不仅仅是找一份工作,更像是在参与一项宏大的事业,对专业、对责任、对国家建设,都需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投入。
下一篇
已是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