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看图,尤其是刚接触股票、期货的,见到股价一路向上,下面的几条均线整整齐齐地向上发散,就觉得牛市来了,这叫“多头排列”,以为抓住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。其实,这玩意儿,说白了,就是市场在某个时间点上,大家看法比较一致,都觉得这东西值钱,或者会继续涨,就这么简单。但为什么会这样,又该怎么看,这中间的门道,可就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了。我个人这么多年下来,也有过不少因为看错均线排列而吃亏的经历,今天就唠叨唠叨,说说我的一些理解,希望能给坛里刚入行的朋友们一点参考,少走弯路。
话说回来,什么叫“多头排列”?最经典的定义,一般是说短期均线在长期均线之上,并且所有均线都朝上运行,像是火车头带着一串车厢,速度和方向都很一致。比如,5日均线上穿10日均线,10日均线上穿20日均线,20日均线又上穿30日均线,而且这几条线都在不断抬高。这看起来确实很美好,像是牛市的标志,也确实常常出现在大牛市的初期或者拉升过程中。
但问题就出在这里。很多新手就看到这个“好看”的图,就一头扎进去追多,结果往往是刚进去就被套,然后眼睁睁看着均线慢慢走平,甚至掉头向下。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均线排列,本质上反映的是“过去”一段时间的平均成本,它是一个滞后指标。市场情绪、消息面、主力资金的动向,这些是“现在”和“未来”的驱动力,均线只能根据这些驱动力“被动”地跟随,它本身并没有预测未来的能力。
所以,当你看到均线多头排列时,更应该去思考的是: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均线的这种排列?是公司的基本面发生了实质性变化?是行业景气度普遍提升?还是有某个重大利好消息刺激?如果仅仅是因为价格上涨,带动了均线向上,而内在的驱动力并不强,那么这个多头排列很可能就是虚假的,或者说,是“强弩之末”。
如果要把均线多头排列看作是一种“动力学”,那它背后肯定要有“能量”支撑。比如,股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下跌或盘整后,开始温和放量上涨,同时成交量并没有异常放大,上涨过程显得比较平稳,这个时候,短期的买盘力量开始逐渐占据优势,推动短期均线向上,并依次穿越更长期的均线。这就是一个比较健康的“均线为什么多头排列”的初期信号。
这里的关键在于“温和放量”和“平稳上涨”。如果股价是跳空高开,或者在极短时间内暴涨,伴随着巨量,那往往是一种情绪宣泄,均线虽然也会随之上移,但这种多头排列很可能是不稳固的,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,来得快去得也快。
我记得有一次,一只股票在经历漫长的熊市后,突然放量涨停,第二天又继续高开高走,几天就把所有均线都带到了一个漂亮的多头排列。我当时也心动了,觉得这是要启动大牛市的节奏。结果呢?没过多久,股价就开始回落,均线也跟着失守,而且跌幅还不小。事后复盘才知道,那次上涨主要是因为某个游资在炒作,基本面并没有任何实质性改善,那种多头排列,就是空中楼阁,没多久就塌了。
一个真正有生命力的多头排列,需要经受住市场的考验。尤其是当均线排列已经比较成熟,比如5日、10日、20日、30日、60日均线都清晰向上,并且股价还在不断创新高的时候,一个关键的观察点是:每一次股价的回踩。健康的均线多头排列,通常意味着股价在回调时,会得到下方均线的支撑。比如,股价回踩到10日均线或者20日均线附近,如果能迅速企稳反弹,并且均线系统依然保持向上发散的态势,那说明这个多头排列的“健康度”很高。
反之,如果股价出现一次回调,就跌破了短期均线,甚至加速跌破中期均线,并且均线开始出现粘合或者拐头向下的迹象,那么这个之前看似完美的多头排列,可能就出现了危险信号。这时候,就算均线整体还是向上的,但上涨的动能很可能已经衰竭,需要警惕。我之前也遇到过这种情况,看到均线排列很好,就一直拿着,结果股价一两次短暂回调,就一下子跌了很多,回过头来看,那些回调的迹象在均线上都早有端倪,只是当时被“好看”的排列给迷惑了。
均线排列最容易制造的陷阱,就是“盲目乐观”。很多时候,市场会出现所谓的“假多头排列”,也就是均线看起来很美,但上涨的动力不足,一旦遇到阻力或者利空,就会迅速瓦解。比如,在熊市的末期或者震荡市中,股价偶尔会上涨,把均线带出一定的多头排列,但这往往是主力资金的诱多行为,目的是为了出货。
应对这种陷阱,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,不要把均线排列当成唯一的交易依据。要结合成交量、K线形态、市场整体趋势,甚至是基本面信息来综合判断。如果均线排列很漂亮,但成交量萎缩,或者K线形态出现顶部信号,那就要提高警惕了。另外,对于刚形成的、不太成熟的多头排列,操作上要谨慎,仓位可以轻一些,设置好止损。一旦多头排列已经形成一段时间,并且经历了多次回踩确认,那么持股的信心可以适当增加,但止损依然是必须的。
其实,对于均线为什么多头排列,我们还可以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看。它不仅仅是价格的简单平均,它反映的是市场参与者的集体行为和预期。当大多数人都在看多,并用行动(买入)来表达这种预期时,股价自然会向上推升,从而带动均线形成多头排列。这是一种情绪和行为的累积效应。
所以,理解均线排列,更像是理解“多数人的共识”。但要注意,市场的共识也会变化。我们看到的均线多头排列,可能只是当前市场共识的体现,而这个共识能否持续,才是关键。有时候,我会观察不同周期的均线组合。比如,日线级别的多头排列很漂亮,但周线或者月线上,均线依然是空头排列,或者处于盘整状态,那这时候的日线多头排列,很可能只是短期反弹,而不是趋势的真正逆转。
回想我刚开始交易的时候,对均线排列特别着迷。总觉得找到一个完美的均线多头排列,就能找到“圣杯”。那时候,我经常会去寻找那种5日、10日、20日、60日、120日均线完美向上发散的股票,然后就满仓干进去。结果呢?没少亏钱。有一次,我盯上的一只股票,均线多头排列得非常标准,而且股价也在稳步抬高。我以为稳赚不赔,结果在某一天,突然出现一个重大利空,股价瞬间跌停,把我吓得不轻。然后,那条我引以为傲的完美均线排列,很快就变成了“死叉”遍地。
经历过几次这样的“教训”后,我才慢慢明白,均线排列只是一个“信号”,而不是“定律”。它告诉你,目前市场情绪偏向乐观,但这个乐观能持续多久,得看更深层次的因素。我现在更倾向于把均线多头排列看作是一个“确认”工具,而不是一个“启动”工具。也就是说,当我看好一个股票,有基本面或者消息面的支撑,而且它开始上涨,我才会去参考均线是否形成了多头排列,来进一步确认我的判断,并决定是否加仓或者如何持仓。
其实,很多时候,真正的机会,可能是在均线刚刚开始粘合,准备向上发散的时候,那时候的风险相对较小,潜在收益也可能更大。而当均线已经排列得非常完美,股价也已经涨了很多的时候,再去追逐,往往是接最后一棒。这几年,我一直在这个市场里摸爬滚打,也越来越体会到,交易不是靠一套公式就能成功的,更多的是一种对市场的理解和判断,对风险的控制,以及对自身情绪的管理。均线排列,只是工具箱里的一件工具,怎么用好它,怎么看透它背后的东西,才是关键。
下一篇
已是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