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股市这一下跌,确实让不少人心里发慌。身边不少朋友都在问,到底是怎么了?感觉一夜之间,之前涨得好好的,现在又像泄了气的皮球。说实话,每次股市出现这么大的波动,原因都不会是单一的,也不是突发的。很多时候,都是一些信号在早期就已经出现,只是我们可能没太在意,或者选择了忽略。我经常在跟客户聊的时候,也会发现大家对这些背后逻辑的理解,总有点一厢情愿,或者盯着新闻里的某一个点,就觉得是全部原因了。其实,市场的运作,就像一个复杂的水系,一点小小的涟漪,积累起来,最终可能就是一场波涛汹涌。
要说股市,离不开宏观经济的大背景。最近几个月,全球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整,尤其是加息这个事儿,大家肯定都听说了。这玩意儿就像给经济踩了刹车,资金成本一上来,企业借钱就更贵了,投资扩张自然就受影响。利润预期往下走,股价跟着跌,这个逻辑是最直接的。我记得前几年,钱特别好借,企业扩张也猛,股市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。但现在不一样了,借钱的成本在提高,企业得更谨慎了。这不仅仅是某个国家的事,全球性的加息潮,让很多新兴市场的风险也暴露出来,资金可能会回流到更安全的地方,这也会分流股市里的资金。
另外,通胀问题也是绕不开的。虽然近期一些国家公布的通胀数据有所回落,但整体水平依然偏高。高通胀会侵蚀企业利润,也会让消费者buy力下降,对经济增长形成压制。当大家对未来的消费和企业盈利预期都不那么乐观的时候,股市自然就难有起色。我们之前也经历过一些因为通胀过高导致的调整,当时就是感觉实体经济挺难受的,企业成本上升,但又不能轻易把价格转嫁给消费者,利润空间就被压缩了。
还有一个大家可能不太关注,但影响挺大的,就是地缘政治风险。虽然不是最近才有的,但一旦有新的冲突或者紧张局势升级,都会让市场情绪变得非常脆弱。尤其是在当前全球供应链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,任何地区性的动荡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,影响原材料价格、运输成本,最终还是会传导到企业的盈利和股价上。我们之前在分析一家化工企业的时候,就因为某个地区性的冲突,导致关键原材料供应受阻,成本骤升,即使他们的产品卖得挺好,利润率也一下子上去了。
不能光看宏观,很多时候,股市的下跌是某些行业或者板块本身出了问题。比如,科技行业,前几年疫情期间享受了线上红利,估值炒得很高。但随着疫情影响减弱,线下消费复苏,一些高估值的科技股就面临着估值回归的压力。大家可能会发现,不是所有科技公司都还能维持那么高的增长,很多公司的实际业务发展并没有达到市场最初的预期。我们之前就碰到过一些客户,他们投资的几家明星科技公司,在疫情期间增长非常迅猛,但一到后疫情时代,用户增长就明显放缓,甚至出现下滑,这让他们的股价也跟着跳水。
还有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波动,对很多行业来说都是致命的。比如,化工、建材、航空等,对能源价格的敏感度非常高。如果能源价格在一段时间内快速上涨,即使企业的产品需求旺盛,但成本的增加也会严重挤压利润。反之,如果能源价格大幅下跌,又可能引发一些商品通缩的担忧。这种周期性的波动,对企业现金流和盈利能力都是巨大的考验。我记得有一年,国际原油价格波动非常剧烈,我们追踪的一些周期性行业公司,业绩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,股价也跟着过山车。
再者,监管政策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。很多时候,政府为了引导经济发展方向,或者为了解决一些社会问题,会出台新的监管政策。这些政策的落地,可能会对某些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,尤其是那些处于政策风口浪尖的行业。比如,过去几年,在“双碳”目标下,新能源产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,但同时,对传统高能耗行业的限制也在加强。如果某个行业的监管环境突然发生重大变化,大家对这个行业的未来盈利预期就会大幅下调,进而影响股价。
说到底,股市还是一个情绪的市场。当市场弥漫着悲观情绪的时候,即使公司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,但大家的恐慌性抛售也足以让股价大幅下跌。这种情绪的蔓延,往往是一种“羊群效应”,看到别人都在卖,自己也跟着卖,生怕错过最后的机会。而且,现在信息传播速度这么快,负面消息很容易被放大,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恐慌。我经常会遇到一些客户,他们本来还能保持冷静,但听了几个小道消息,看到一些不太靠谱的分析,就按捺不住了,生怕自己的钱“亏掉”,结果反而追涨杀跌,亏损得更厉害。
而且,我们也不能忽视市场流动性的变化。当央行收紧货币政策,或者有大的黑天鹅事件发生时,市场上的资金可能会变得紧张。一旦流动性不足,即使是优质资产也可能因为缺乏买家而被迫降价出售。我记得2015年熔断那段时间,很多股票就是因为卖盘太重,买盘跟不上,价格一下就跌停了,但其实公司本身并没有什么大的经营问题。那种情况下,大家都在抢着跑,市场上能接盘的人就很少了。
有时候,一些市场的“技术性”因素也会放大波动。比如,一些量化交易策略,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会触发连续的卖出指令,形成负反馈循环。或者,一些衍生品的到期,也可能对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。这些因素虽然不是直接影响企业盈利,但它们可以加速市场的下跌趋势,让原本只是小幅调整的行情,变得更加严峻。
面对最近股市的下跌,与其过度恐慌,不如冷静下来分析。首先,要回到最根本的,就是研究公司的基本面。看看这家公司所在的行业前景如何,自身的盈利能力、现金流是否健康,管理层是否靠谱。只有真正的好公司,才能穿越周期的考验。
其次,要关注宏观经济的变化,尤其是那些可能影响你所投资行业的政策和趋势。比如,通胀、加息、地缘政治等,这些都不是一日之功,需要持续关注和判断。
最后,投资是一场长跑,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。市场波动是正常的,关键在于能否在波动中保持理性,做出符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决策。有时候,市场低迷反而会给那些有耐心的投资者带来买入优质资产的机会。
上一篇
下一篇
已是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