苹果入库能储存多久?一个果农的实话实说

国际股建 (3) 6小时前

苹果入库能储存多久?一个果农的实话实说_https://www.kuaijiepai.net_国际股建_第1张

这个问题,说实话,问到点子上了。很多客户一问,就想知道个准数,好像苹果就能跟罐头似的,写个保质期就完事。但实际操作里,这事儿可复杂着呢。

储存前不得不考虑的几个大问题

你想啊,苹果这玩意儿,摘下来那一刻,它就开始“折腾”了。从树上下来,它的呼吸作用啊、水分蒸发啊,都没停过。所以,要想它在库里待得久,不是随便堆堆就行。得看你摘的是什么品种,什么时候摘的,还有采摘时的天气怎么样。比如,晚熟的品种,本身就比早熟的耐储存,这是天生的。还有,如果采摘的时候,天气热得不行,或者雨水一大堆,苹果上沾着水,没弄干就进库,那后续储存就够呛了。

再有就是包装。有的是用纸箱,有的是用泡沫网套,有的是堆在大箩筐里。这些都有讲究。箱子透不透气?网套能不能缓冲?箩筐堆得太高,下面的会不会被压坏?这些细节,都会影响苹果的“寿命”。我见过有人图省事,直接用旧的、不干净的箱子,结果没多久,苹果就开始发黑,或者长毛了。

当然,还有最关键的一点:储存条件。库房温度、湿度控制不好,再好的苹果也放不长。我记得有年夏天,咱们这边有个水果批发商,新修了个冷库,号称是最新技术。结果,头批苹果进去,没过几个月,就开始出现“褐心病”,整批货都亏了。后来才知道,是他们那个库的温控系统,在高湿度环境下,有点不稳定,频繁波动。

影响苹果入库能储存多久的关键因素

咱们常说“七分靠果,三分靠库”。这“七分靠果”,说的就是苹果本身的品质。比如,果实是否硬实,果皮是否完整,有没有病虫害痕迹。这些都是在采摘时就要初步筛选的。那些看着就软绵绵的,或者身上有虫眼、碰伤的,你就是给它造个天堂般的库房,它也存不了多久。

然后就是采摘的技术。果农的手法很重要。尽量要用“拧”或者“摘”的方式,而不是“拽”。拽容易把苹果柄扯下来,或者把苹果皮弄破。苹果皮破了,就给了细菌和霉菌一个进攻的口子,那储存时间自然就大打折扣了。我们这边有个老果农,每年采摘,都要反复强调这点,说是“温柔对待每一颗苹果”。

还有个容易被忽视的,就是套袋。虽然咱们这边的苹果套袋技术不算特别普及,但有些品种,尤其是一些名优品种,套袋确实能大大提高储存的品质和时间。套袋不仅能防虫防鸟,还能让苹果在生长过程中,果面更光滑,减少表皮损伤。

真实的储存经验与失败案例

就拿我们自家来说吧,早些年,条件没这么好,就是放在阴凉的土窖里。那会儿,储存时间肯定没现在这么长,大概能放个两三个月,好的品种,也许四个月。但那时候,苹果的商品率要求也没那么高,有点小磕碰、小瑕疵,家里吃也不太在意。

后来有了冷库,情况就大不一样了。特别是那种带气调储存的冷库,效果更是惊人。我记得有批富士苹果,我们是10月份摘的,在气调库里放到了第二年的6月份才出库,果子还很脆,颜色也好看,基本看不出储存了那么久。当时卖给了南方一个客户,他们反馈说,质量特别好,比他们当地产的还要耐放。

当然,也失败过。有一次,我们进了批“嘎啦果”,想着早点上市,就直接放进一个普通冷库。结果,大概一个月不到,就发现很多苹果开始变软,甚至有点腐烂。后来分析原因,可能是那批果子本身成熟度就有点过,加上冷库的温度和湿度控制,没有做得特别精细,就导致了快速损耗。那次亏了不少,也算是给我们提了个醒,不能对任何品种都掉以轻心。

冷库的科学管理是延长储存期的核心

咱们说的“科学管理”,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?首先是温度。不同品种的苹果,最适宜的储存温度是不一样的。一般来说,像富士、红星这类品种,在零下1℃到0℃之间比较理想。但关键是,这个温度要稳定,不能大起大落。温度太高,苹果呼吸作用就快,变软也快;温度太低,就容易冻伤,化冻后会影响口感和品质。

其次是湿度。相对湿度保持在90%到95%是比较好的。湿度太低,苹果水分容易蒸发,果子就干瘪了;湿度太高,又容易滋生霉菌。所以,冷库的加湿和除湿系统,一定要运转正常。我们这边,有时候会用保鲜膜包裹苹果,或者放在保鲜袋里,也是为了保持湿度,减少水分流失。

最后是气体成分的控制。现在很多先进的冷库,都会用到气调技术。简单说,就是通过控制库内的氧气、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比例,来延缓苹果的呼吸作用。比如,降低氧气含量,增加二氧化碳含量,可以有效地抑制苹果的成熟和衰老。这种技术,确实能让苹果的储存期大大延长,品质也更能得到保证。

对不同品种苹果储存时间的看法

具体到“苹果入库能储存多久”,这真的没有一个绝对的数字。如果是非气调冷藏,普通的冷库,像富士、红星这些比较耐储存的品种,做得好的话,可以放个半年到八个月,甚至更长一些。但你要是说那种早熟的、皮薄的品种,比如那种上市早、口感脆但不太耐放的,可能几个月就差不多了,再放下去,品质下降会比较快。

我见过一些大型水果公司,他们对储存管理非常精细。比如,他们会把同一个品种里,根据采摘时的成熟度再细分,分批储存。成熟度稍微低一点的,就放得久一些;成熟度高一点的,就想着早点销售出去。这种精细化的管理,能zuida程度地保证每一批苹果的品质和效益。

总而言之,这个问题,问得再多,最终还是要落到实操上。从选果、采摘、包装,到入库前的预冷,再到冷库的温度、湿度、气体控制,每一个环节都做得好,苹果才能在库里“长寿”。

上一篇

如何理解价值

下一篇

已是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