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一问“抵押完按揭放款多久”,心里就想有个准数,比如三天?一个星期?其实这事儿,真没法一概而论,这里面门道可多了,不少客户一上来就问这个,我一般都先给他们打个预防针,免得后续沟通起来有落差。
咱们先捋捋这个流程。从客户签完借款合同,房产证已经抵押给银行了,到钱真正打到客户账户,这中间涉及到几个环节。首先是银行内部的审批流程,虽然抵押已经完成了,但还有一些放款前的最后确认,比如贷款合同的录入、放款指令的生成等等。这个环节的速度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的系统效率和当天的业务量。
然后是资金的划拨。银行会将款项从其内部账户划转到放款部门的备付金账户,再从备付金账户统一划拨出去。这个过程,虽然现在大部分都是电子化操作,但如果遇到节假日或者系统维护,难免会有点延迟。我见过最快的,当天办完抵押,第二天上午钱就到了,但那也是在银行系统特别顺畅,客户资料齐全的情况下。
还有,别忘了资金监管。虽然大部分按揭贷款是直接放给开发商或者前手业主,但有些特殊情况,比如二手房交易,可能还需要过一笔资金监管账户。这层流程一加,放款时间自然会拉长一些。咱们在给客户解释的时候,得把这些都讲清楚,让他们有个心理预期。
很多人有个误区,觉得房产证一抵押,钱就立刻能到账。实际上,那个抵押登记只是完成了我们这边抵押的动作,银行手里也确认了他们有抵押权,但这并不代表银行立即就会把钱给你。它更像是一个“已锁定”的信号,放款的“开关”还没真正按下。
影响放款速度的因素其实挺多的。客户自身的资质,比如流水、征信情况,虽然在审批阶段已经确认,但在最后放款前,银行也会做一些例行的检查。银行的放款额度也是一个关键点,尤其是在一些楼市比较火热的时期,银行的放款额度可能会吃紧,这时候即使流程走完了,也可能需要排队等候。
我有个客户,当时买的是一套新房,开发商催得紧,他三天两头打tel问我放款了没。结果我们去银行问,说是当天的放款计划已经排满了,他这笔得等到第二天。他当时就挺着急的,觉得我们这边没做好工作。我就得耐心解释,告诉他,这已经算是快的了,银行那边也得按顺序来。
在我看来,处理这类问题,最关键的就是“提前沟通”和“管理预期”。在客户签订借款合同的时候,我就会主动说明大致的放款时间周期,并且会强调这只是一个大概的预估,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动。与其承诺一个不确定的具体日期,不如给一个合理的区间,比如“一般在抵押完成后的3到7个工作日内放款”。
这样一来,即使放款晚了一两天,客户也不会觉得被欺骗。如果碰巧赶上银行系统升级或者业务高峰期,我也会第一时间跟客户同步,让他们知道我们在积极跟进,而不是石沉大海。有时候,银行那边放款延迟,我们作为中间方,也能通过自己的渠道去了解原因,然后反馈给客户。
我记得有一次,有个客户的房子在郊区,当时办抵押登记的那个登记部门效率不高,导致抵押完成的时间比预计晚了一天。我赶紧contact了客户,解释了情况,并且表示一旦抵押信息反馈到银行,我们会第一时间催促放款。虽然客户一开始有点不高兴,但看到我们主动沟通,态度也缓和了很多。
当然,也有一些比较棘手的情况。比如,有客户因为一些个人原因,在中途修改了贷款金额或者还款方式,这往往需要重新提交资料,重新走一遍审批流程,那“抵押完按揭放款多久”这个问题就没法按常理来算了。
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银行审查发现客户的某些信息与前期申报不符,比如工作单位变动、征信出现新的负面记录等等。这种情况下,银行可能会暂停放款,要求客户提供补充材料,甚至重新评估贷款资格。这种变数,我们真的很难提前预判,只能在事发后第一时间去处理。
我之前遇到过一个客户,他前期提交的收入证明非常漂亮,但放款前银行抽查到他所在的公司,发现实际经营状况和提供的材料有出入。银行就把他这笔贷款暂时冻结了,要求他解释。后来客户补充了一系列新的证据,才最终放款,但这个过程就耽误了将近一周。
虽然放款时间很大程度上由银行和流程决定,但作为客户,或者作为我们这些服务人员,也可以做一些事情来尽量加速。最直接的,就是确保所有提交的资料都是真实、准确、完整的。任何一点小错误,都可能导致流程卡顿。
其次,就是要积极配合银行的要求。银行如果让你补充什么材料,或者进行tel核实,一定要第一时间响应。千万不要觉得“我都抵押完了,后面不用管了”,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。
另外,如果遇到一些特殊情况,比如银行确实因为额度问题导致放款慢,并且你有相对紧急的需求,可以在保持礼貌沟通的前提下,尝试contact银行的客户经理,说明你的情况,看看是否能争取到优先放款。不过,这招得看具体情况,也要看银行政策,不是每次都奏效。
总而言之,“抵押完按揭放款多久”,这背后是个系统性的问题,涉及到银行内部流程、客户资料、市场行情等多种因素。作为过来人,我劝大家平常心对待,多一些理解,少一些催促,实在不放心,就多跟我们沟通,我们也会尽力帮大家盯紧。
下一篇
已是最新文章